2025年7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党委书记乔志宏一行5人莅临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助力应用心理学师范方向的专业建设。

7月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骆方教授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作《智能化心理测量的理论与实践》专题报告。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辉主持活动。
报告聚焦心理健康智能化评估的前沿探索,展现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多维度、多模态的数据联合建模分析的实践进展。借助社交媒体文本、智能设备行为数据、电子游戏交互日志、可穿戴设备生理指标及写作绘画输出等多元数据,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脑电眼动融合分析等技术,开展心理健康初筛、心理障碍诊断及治疗干预领域三个阶段的探索。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语言特征捕捉情绪状态,利用智能设备使用模式预测人格倾向,借助游戏化任务评估心理特质,或结合可穿戴设备数据监测焦虑抑郁等问题。大语言模型在文本情感分析与自杀风险识别中展现应用潜力,虚拟现实、生物反馈等技术也被用于心理干预尝试。

7月3日下午,青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师范方向的专业建设座谈会在城北校区行政楼南楼二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专家团出席会议,我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我院院领导、全体心理学教师参加座谈,会议由张明锦处长主持。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曹广超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及两校合作成果。希望专家指导学科平台建设战略方向,推动人才培养与科研突破,助力学校整体发展,致谢并祝安康。

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春海从师资、科研和实习基地等方面汇报学院概况、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成效及发展思路。

双方座谈交流会上,两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公费师范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具体事项进行了深入务实的交流研讨,并针对相关具体内容和措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双方一致表示,希望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走深走实,持续提升青海师范大学办学实力,为服务青海基础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乔志宏书记强调,共建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是服务青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旨在培养扎根高原的“用得上、留得住”师资。北师大将发挥领军优势,依托对口支援传统,深化两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合作,提升青海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本次座谈会围绕应用心理学师范方向的专业建设,我校和北师大心理学部专家议定了具体帮扶方案,确定了实施措施,推动专家指导转化为专业建设实效,为应用心理学师范方向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