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18日,由青海师范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主办,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和高原教育研究领域团队承办,《教师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重庆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论》《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协办的“学科建设与地方高校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青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相关专业研究生150人参加会议。
本次论坛是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助力高原教育可持续发展而召开的学术会议。论坛设立了主论坛、硕博分论坛等部分。论坛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学科建设与地方高校发展”为主题,聚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学位点布局与资源配置、学科建设与政策供给、数字化赋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跨区域合作、学科建设的国际比较等核心议题,进行了为期3天的深入交流和研讨,为高原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和思路,达成了诸多共识。
开幕式上,青海师范大学校长涂青云教授在介绍完学校的基本情况后表示,学科建设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促进青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和发展。青海省教育厅副厅长华本太在介绍青海省高等教育基本情况时认为,青海省以支撑国家及青海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为导向,逐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但同时青海省各高校在学位点建设上受到环境、经济、平台缺乏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希望学者们能够为办好青海高等教育建言献策。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振天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双方合办此次会议的缘由时提到,双方守望相助,厦门大学教育学科作为一流学科,表达出对青海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特别是对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坚定支持的态度;二是双方共建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分中心,此次会议是双方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员交流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的重要体现。
本次会议主论坛设立六个单元,共有23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第一单元由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主持。北京大学阎凤桥教授以《学科开放性与地域特色》为题,从《我的阿勒泰》谈起,对人类学的转型、西方社会科学的嬗变、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和芝加哥学派与费孝通治学风格进行了讲述,并论述了高原学、草学等西部高校特色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路径。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以《教育学研究的时代转型》为题目,以教育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为引子,从儿童教育学到终身教育学、知识教育学到发展教育学、学校教育学到系统教育学、制度教育学到无边界学习教育学、教育学研究转向与理论创新的多维路径进行了系统阐释。他认为高原教育学是从普通教育学到在地化教育学的很好范例,高原教育学科涵盖的内容有高原教育与人的发展、高原教育与社会发展、高原教育与技术等方面。厦门大学刘振天教授以《二元结构与身份标识:高校分类体系的难点与破解》为题,系统论述了高校在社会声望、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和公众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二元格局和身份标识干扰。为此,建议在高等教育布局发展中,从效率优先向公平为本转变,分赛道建立资助和拨款体系,建立分类评价与分类管理体系,完善分类考试招生政策,破解二元结构与身份标识。
第二单元由厦门大学赵婷婷教授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孙杰远教授以《学科发展力与大学变革》为题,阐述了学科发展力的本质、表征和价值,认为学科发展力应以文化力为基础,以适应力为指向,以学术力为核心,以组织力为保障。学科发展力具有三个维度的价值,包括加快学科共同体构建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科组织建设的政治价值以及优化学科布局结构的知识价值。从而提出学科发展力是大学的动力引擎、是大学的要素纲领、是大学水平评定核心,为此大学应积极变革,建设自身的优势学科,提升其学科发展力,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河南师范大学赵国祥教授以《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起“高峰”的探索与实践》为题,阐述了地方高校学科起“高峰”的急迫性和目标,提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起“高峰”的实践路径和突破点,认为应当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准确定学科发展方向,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围绕实施重点突破的学科,设立学科建设特区,制定配套政策,为学科高峰的筑建提供坚实的保障;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可推广的学科建设起高峰的制度体系和实践路径。河北金融学院汤生玲教授以《贯穿一条主线,提升五种能力,着力培育新时代有特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为题,从三个方面对师范院校如何培育师范生提出了建议,包括把厚置教育情怀作为教育学科建设的一条主线,注重抓好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实践中锤炼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认为未来的师资队伍应具备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教学方法实践运用能力、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以及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前沿科技的跟踪运用能力,建议师范院校重视和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体系,优化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助力培育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
第三单元由大连理工大学秦涛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以《教育强国背景下建设高水平教育学科的实践逻辑》为题,讲述了教育强国的内涵与特征,论证了学科化教育学的悖论,指出教育学科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的需要,进行时代性改革。厦门大学赵婷婷教授以《面向新产业革命的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为题,论述了在新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进程中,显现出了涉及技术领域多和渗透性强等特征,建议地方应用型高校,要结合地方发展和学校实际,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不断优化设计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彭宇文教授以《基于“三融”立场的地方高校学科治理变革》为题,论述在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治理变革会带来关系互动性增强、资源竞争性增强、治理规范性增强、发展紧迫性增强等方面的内容,为此建议地方高校要优化类型定位、优化互动关系、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长机制等。华南师范大学李盛兵教授以《高原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发展》为题,提出高原教育的重点在于为高原地区培育有能力、有知识、有情感、能追求幸福的人,从而促进整个高原地区的发展。而高原教育的特色发展要充分融合高原地形、气候、人文等内容,他还建议高原地区以高校联盟的形式开展教学与科研从而助力高原教育发展。中央民族大学苏德教授以《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与举措》为题,以学习“六个会议”重要精神为路径,分析了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概述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提出了探索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四单元由河北大学赵小军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以《服务强国建设的中国教育学建设路向》为题,从中国教育学建设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世界眼光、中国教育学建设中国特色形成的创生意义和中国教育学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教育立场等方面,阐述了教育学科建设的方向。他认为变革时代的可以是技术,但引领时代的永远是思想。教育学科建设应当有世界眼光,把中国特色放在世界坐标中审视,阐明中国特色对全球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贤惠贤教授以《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图景与愿景》为题,以国际视野中的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为切入点,认为需要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推动研究的持续深入与本土化形成、破除教育实践者与理论者间的鸿沟,在此过程中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多种知识生产模式并存,以接纳的姿态面对不同的知识生产主体,推动大学中小学伙伴关系走向平等与融合。厦门大学覃红霞教授以《公平、质量与服务:大学和中学如何评价高考选拔机制》为题,研究发现改革期望对新高考改革满意度影响最大的中介变量是发展期望,最小的是选才期望,这与过去人们更加关注高考选拔性的传统认知不同。未来新高考改革一方面需要促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需要逐步淡化应试色彩,更多地赋予新高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青海师范大学李晓华教授以《青藏地区教育学科建设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为题,讲述了青藏地区教育学科的发展过程、战略价值,他认为教育学科建设是青藏地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等的基础。以青海师大为例,青藏地区教育学科建设的相对优势较为明显,面向未来还需要国家学科建设布局的政策性倾斜等支持。
第五单元由武汉大学彭宇文主持,北京理工大学王战军教授以《学法律、辨形势、强能力,加快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为题,以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指出要明辨发展趋势,做好科学决策,找准战略定位,明确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化大学和学院的治理体系;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实现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厦门大学别敦荣教授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中国模式与西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策略》为题,系统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向中高级阶段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应当健全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举办西部高等教育的体制,优化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合理均衡布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政策调控东西部联合办学,全面提升西部高校高质量发展能力。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以《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特征、难点和对策》为题,认为大力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深化改革的内在需求,促进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是加快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还存在学科发展定位难、学科建设引才难、考核标准落实难、科研大成果产出难、学科特色凸显难等问题,为此需要按照“强优势+补短板+固支点+动力+平衡+治理”思路进行建设。河南大学王振存教授以《中国教育学:样态、困境与应对》为题,从中国教育学的背景逻辑、内涵样态、问题困境和对策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基于世界中心转移等因素,需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教育学。他提出中国教育学的构建,要以新时代新思想新方法指引中国教育学发展方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中国教育学的文化品性,以自主知识体系为核心优化中国教育学基本架构,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国教育学理论创生,以数字智能技术助推中国教育学范式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镜鉴人类文明智慧力量。
第六单元由青海师范大学武启云教授主持。天津市教科院王光明教授以《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历史溯源与时代内涵》为题,提出历史长河为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脉和“本来”依据,赋予其独特底色,并昭示前进的方向。在新时代,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发展不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时代的创新。在此过程中,应继续坚守正道、勇于创新,不断推动教师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厦门大学王树涛教授以《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四种范式》为题,从网络资源理论与教育获得、社会闭合理论与教育获得、群体资源理论与教育获得、宏观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获得等方面开展了论述,并提出了系统化探讨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范式、用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统筹相关研究、关注学生教育获得的主体性和建构性、进一步发掘教育获得的研究维度等的研究启示。中南民族大学罗建河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地方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路》为题,提出学科与专业具有天然的知识链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源”与“流”的关系。学科建设发展不仅决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同时还和专业建设共同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能等。为此,只有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互支撑才是有效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央民族大学海路教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教育的内涵深化与功能拓展》为题,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话语的提出和发展,为建构和完善新时代民族教育理论话语、实践话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指南。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赋予了民族教育新的内涵,也就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同时还赋予民族教育新的功能,即加强“五个认同”,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促进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硕博分论坛是为了促进跨学校、跨年段、跨学科领域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提升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分论坛,具体包括圆桌论坛和学术海报展示两个环节。在圆桌论坛环节,第一会场由青海师范大学买雪燕教授主持,西北师范大学刘旭东教授、河南大学王振存教授、厦门大学陈兴德副教授点评,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校的8位硕博研究生做了专题分享。第二会场由青海师范大学郭辉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彭宇文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海路教授、厦门大学乔连全副教授点评,来自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校的8位硕博研究生做了专题分享。在海报展示环节,本次硕博分论坛对来自不同高校的29位研究生设计的学术海报进行了张贴展示。各位研究生设计的学术海报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得到与会代表高度赞赏。专家们一致认为本次硕博分论坛是学者和研究生们碰撞思想、交流智慧的重要平台,利于研究生拓展研究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各位硕博研究生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教育发展需求,对相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新时代研究生的精神风貌。
在闭幕式上,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教授用高、深、新三个字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第一个字“高”,办会地点海拔高、会议内容水平高;第二个字“深”,专家报告的内容有深度、参与人员思想碰撞有深度;第三个字“新”,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高原教育学学科的概念,并明确了基本的研究领域,对后续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最后青海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崔廷辉做了会议闭幕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