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刘宝存教授莅临“一带一路”教育与区域发展研讨会并作专题报告

作者: 时间:2019-07-17 点击数:

714日,北京师范大学与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刘宝存教授对以“一带一路”视域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的困境与突围为题做了发言。从“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进展、挑战与问题、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的审视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理论突围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类型多样,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同沿线国家先后签署了不同层次的教育合作协议、联合宣言或声明。同时,中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面临合作环境仍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制度设计呈现同质化倾向、合作过程与结果缺乏质量保障等挑战与问题。

刘宝存教授带领大家从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的角度进行审视,对“权力合作论”、“制度合作论”、“文化合作论”、“能力合作论”四种了理论进行了详细剖析,上述理论在分析传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方面均有其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但却不足以帮助我们应对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甚至还引发一些国家对我国积极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误解。

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亟需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观引领我国走出不同于传统的教育合作之路。对此,刘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四维”理论。“四维”合作理论从权力、制度、文化与能力四个方面出发,搭建起以坚持多元平等为前提,以推进民主协调为基础,以消解理念误解为动力,以实现互利互惠为宗旨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思路,从而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促使我们走向多元平等的共建合作、民主协调的共商合作、理念弥合的共享合作、互利互惠的共荣合作,走出既不同于由发达国家主导的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又不同于我国早前推行的传统高等教育合作方式,这一进程需要更多的教育决策者、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探索和建构新型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观,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要。

最后,我们期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体系终将形成。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