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慧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脑认知创新团队成员。兼任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成长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青海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海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青海省人民政府教学督导委员会省级督学等职务。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5年,先后在《中国民族学》《中国学校心理卫生》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或主撰稿著作5部,参与或主持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青海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青海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1项,首届青海省科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5年奉献奖”、 中国西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首届“青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李美华,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国家心理咨询师师资、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民族心理与行为创新团队校内负责人。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青海省心理学会理事长。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从事民族心理发展、跨文化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4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省级科研课题30余项,主编和参编著作5部,先后在《西北师大学报》《中国民族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荣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荣获青海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省级二等奖2项。
侯广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民族心理与行为研究团队研究成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会员、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青海省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青海省医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分会专家委员、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祁乐瑛,心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等学习。现为青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教师、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脑认知创新团队成员,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小组骨干成员。主要承担《高级心理统计》《心理测量》《中小学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等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课题“西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青海农村妇女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海藏族地区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等;主持完成省级项目多项。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各类奖励10余项。
陈永涌,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青海省省级骨干教师。入选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及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荣获青海省“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主持、参与完成国家与省部级课题6项,主编及参编著作3部,在《心理学报》、SSCI、《心理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学、积极心理学。
魏凤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高原脑认知创新团队成员,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小组骨干成员。承担《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从事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应用心理学领域研究工作。在《中国高教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参编心理学教材1部。